音乐剧产业:最大的摇钱树在哪里?
音乐剧产业:最大的摇钱树在哪里? 2015-12-07 文硕 首席娱乐官 曲是曲也,曲近人情,越曲越折; 戏岂戏矣,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明末画家傅家山题写的一副戏台联...
View Article略谈百度网南薇条目更新版
略谈百度网南薇条目更新版 (无名) 偶然见到百度网”南薇”条目上简介,几乎与原先见过的内容有所不同。新增了”所编《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剧本一等奖。”内容。尽管看上去还有些不情不愿的味道,仿佛仍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毕竟认可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由南薇”所编” 值得庆贺的是梁祝维权一节,总算有了个盖棺论定。...
View Article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
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 (傅瑾) · 2015-09-0215:33 【2015年第九期《上海戏剧》,转载请注明】 一 上海越剧院成立至今已经六十周年,六十年前,随着华东行政区划和党政机构撤销,华东戏曲研究院建制奉令撤销,所属的两个越剧团更名为上海越剧院。...
View Article读傅谨同志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一文有感(无名)
读傅谨同志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一文有感 (无名) 2015年第9期《上海戏剧》杂志发表了傅谨同志《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一文中提及把以伊兵为首的戏改干部与以南薇为代表的编导文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总结为“如果说在上海这样的商业城市里,新兴越剧的艺人们必须有所依靠,那末她们究竟应该依靠南薇还是依靠伊兵,这也是南薇等人和执掌实际权力的戏改干部们,始终难以融为一体的内在根源。”...
View Article读傅谨同志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一文
读傅谨同志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一文有感 (无名) 2015年第9期《上海戏剧》杂志发表了傅谨同志《上海越剧院六十年前的渊源》一文中提及以伊兵为首的戏改干部与以南薇为代表的编导文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总结为“如果说在上海这样的商业城市里,新兴越剧的艺人们必须有所依靠,那末她们究竟应该依靠南薇还是依靠伊兵,这也是南薇等人和执掌实际权力的戏改干部们,始终难以融为一体的内在根源。”...
View Article黎锦晖儿子谈儿童歌舞剧
黎锦晖儿子谈儿童歌舞剧 2015-05-15 黎泽荣 百小汇儿童音乐剧教练 黎锦晖作品的美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 黎泽荣 黎泽荣带文硕教授参观老明月歌舞剧社旧居...
View Article一个印度人骂改革开放时代的当今中国人
一个印度人骂改革开放时代的当今中国人 铁塔微报 2016-03-0603:29:59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他说,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没事陪朋友到图书馆走一趟,而不是电影院,不是大街上! 文如下:...
View Article悼南薇先生
英气当年绕榭梁,几番街坊成空巷。 曾教村俚登大雅,终使越讴成绝响。 梁祝三上为糊口,剧稿八易亦匆忙。 祥林有灵当感恩,何期名彰成牌坊。 戚姬魂断汉宫秋,香妃魄飞返回疆。 铸就桂冠胜凤冠,鸟尽弃弓诉悲凉。 梁祝有幸化彩蝶,坎坷一生是蝶殇! 春泥沃土谁还识,谤语依旧似严霜。 孤塋依云太湖边,清夜对月话凄凉。 两封判词虽相慰,蝶影无奈远梦乡。
View Article从小说《祝福》到越剧《祥林嫂》
从小说《祝福》到越剧《祥林嫂》 丁言昭 马信芳 说到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演过的剧目,少不了其代表作《祥林嫂》。1946年,由袁雪芬领銜的雪声剧团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被搬上舞台。该剧被誉为20世纪40年代越剧改革的里程碑。从《祝福》到《祥林嫂》,为越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並且赋予它以新生命。以后在上海越剧院的编导们不断地修改和加工中,《祥林嫂》终成越剧的经典。...
View Article安倍为何对北京强硬?内幕让中国人顿悟
安倍为何对北京强硬?内幕让中国人顿悟 2016-04-30 鼎盛军事 一位日本女性受访时说,如果中日开战,她会义无反顾的去做日军的慰安妇!她说,日本不可以失败!失败就是灭亡! 一位德国亚洲专家说: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为了争一口气,对日本人来说是存亡之战。一旦开打,日本人是豁出去不要命的。...
View Article南薇先生传
南薇先生传 青年南薇 (2016.8.22-) 楔 子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这座被世人称作冒险家乐园的城市,折射出光怪陆离色彩的瞬息,在摩天大楼的陰影中,倔强地绽放着几多奇葩级的花骨朶儿。...
View Article“样板戏”的概念从越剧《梁祝》开始
“样板戏”的概念从越剧《梁祝》开始 (林 鸥) 由于越剧《梁祝》案的关系,我翻检了与此案有关的一些文献。那篇发表于1952年《文汇报》上文章因提到南薇,也就要找来拜读。 这篇文章的口气很具权威感,又不具名,但也从文章的权威口气中,可以判断此文为当时文化局或戏剧协会的某领导人所作,或是《文汇报》编者采访那位领导人后记录了他的谈话。文不长,全文如下:...
View Article天涯犹在,不诉薄凉(转载)
天涯犹在,不诉薄凉 郭德纲(2016.9.25) 在相声的历史上,师徒不睦的事情发生过很多。由于没有网络的传播,影响都不大,只是局限于业内流传。况且家务事不宜外扬,像我和徒弟小金闹得那么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景象,应该是绝无仅有,谢谢大家的掌声鼓励。...
View Article[转载]石门丰子恺故居:深沉朴素之美
原文地址:石门丰子恺故居:深沉朴素之美作者:南京老克 因为丰子恺先生的缘故,这次我专程去了浙江桐乡市石门镇。独自背着包走在的大街上,很是安静,尤其是走到丰子恺故居附近时,我看到古旧的砖桥,路边的老树,沿河的老房子,以及家门口竹椅子上坐着晒太阳的老太太,这个场景让人特别亲切,因为正是“子恺漫画”里江南水乡的模样。...
View Article